美国和印度,曾几何时,关系亲近,互访频繁,仿佛一对投缘的伙伴。然而,最近这段关系骤然冷却,贸易纷争升级,甚至出现公开的言语交锋。这股冷风,并非一时兴起,而是长久以来深埋的矛盾,在特定时刻集中爆发,彻底撕裂了表面的和谐。
在此之前,美印两国确实有过一段“热络期”。这主要源于双方共同的战略考量。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布局,将其命名为印太战略,核心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拉近与印度的距离,共同应对区域挑战。
与此同时,印度也把某大国视为其战略竞争者,两国因此找到了共同点,迅速走近。过去十年,印度经济增长强劲,美国对此青睐有加。两国间的高层往来密集,关系热度持续上升。
但好景不长,关系骤然转变的导火索,是贸易问题上各自的坚持。
利益碰撞生罅隙
印度方面,长期对美国保持着贸易顺差。同时,他们在贸易政策上展现出异常强硬的保护主义姿态。印度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,其模式独特且难以理解。
这样的贸易现实,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然无法接受。他推崇“美国优先”,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型总统,明确表示要赚取利润,并且将制造业迁回国内。
然而,印度不接受美国提出的要求。对他们而言,没有占到便宜就等于自己吃亏了。美国试图从印度身上“割一刀”,这让印度感到非常不适,于是选择直接对抗特朗普政府。
美印两国之间的矛盾由此急剧扩大。贸易冲突仅仅拉开了序幕,更深层的不信任正在浮现。
战略考量遭疑虑
美国逐渐意识到,印度在战略配合上并非那么可靠。华盛顿原本设想将印度打造成一个可以依赖的伙伴,但印度的基本国策是不结盟。
印度作为一个大国,其自尊心也不允许它成为任何其他大国的附庸。新德里真正追求的目标,是与中美两国并驾齐驱,地位相等。
这一点在俄乌冲突中得到清晰体现。印度在此期间大量购入俄罗斯石油,不仅满足自身需求,还将部分转手出售,从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。这番操作,明显与美国的战略立场背离。
此外,特朗普个人可能开始重新评估印度的实际战略价值。在“5·7”的印巴空战中,印度空军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败,这场结果暴露了印度军事实力中存在的不足。
尽管军事上表现出某些局限,印度却不愿承认这些弱点,反而表现出相当的自信心。
印度方面也存在严重的战略误判。在“4月”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,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公开表示,印度迎来了“千载难逢的机遇”。
他的言外之意非常明确:只要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能进入印度,印度就有机会成为“下一个中国”。印度精英层或许真的以为,美国会给予他们特殊优待,但特朗普的选择却是直截了当。
关系破裂见真章
这些积累的不满,使得美国对印度的情绪在近期集中爆发。特朗普政府不仅决定对印度产品加征25%的关税,还计划因印度购买俄油对其实施额外的惩罚。
与此同时,来自美国的声音开始公开批评印度,毫不留情。特朗普本人直接提及印度有几架战斗机被巴基斯坦击落,这无疑直接触及了印度的痛处。
一位名为“贝森特”的人物也公开批评印度的贸易政策存在严重问题。他甚至表示“印度不是全球重要角色”,并直言“印度是个品行不好的国家”。
这些直白的言论,极大地损害了印度的国家颜面。可以说,美印此次的对峙,双方都展现出了强硬的面貌,互不相让。
事实证明,美印关系并非表面那般牢固。一旦触及核心的实质性争端,双方的矛盾便会迅速且猛烈地浮出水面。
口头承诺与实际
接下来,美印关系的关键看点,将是印度是否会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。俄罗斯石油价格低廉,对印度经济而言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我认为,印度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。可以预见,印美双方很可能会持续进行周旋。至于如何缩小眼前的分歧,印度或许会给出一些口头承诺。
例如,印度可能表示会逐步减少对俄油的进口。然而,这种承诺很可能停留在言语层面,在实际操作中,印度仍会按自身需求照常购买。
接下来的美印双方,除了台面上的争斗,恐怕更多会陷入一种各怀心思的周旋。这种现象,并非美印两国独有,观察美欧、美日、美韩等盟友关系,即使签订了各类协议,最终也常常难以完全落实。
配查信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-股票配资网站排行-配资股票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